What is New

最新消息

2015-11-03

第五屆收養月暨收養影展開跑記者會

◎別讓無心的言語傷害,成為收養家庭的阻礙

收養月進入第五屆,今年度兒福聯盟與臺北市收出養資源中心進行「不友善收養家庭用語」調查,發現六成六的收養家庭曾聽過不友善言語,為讓收養環境優化,兒盟與台北市收出養資源中心一同呼籲「收養友善語言」運動,期許能讓收養家庭在收養這條路上能更有信心。

兒福聯盟社工處處長白麗芳說明收養月的由來:「為了破除大眾對收養的傳統思維,1976年美國麻薩諸塞州率先提出收養週的概念,之後收養月的響應活動逐漸在全美擴散,至今每年11月各地都會持續舉辦各種活動來推廣收出養理念。民國100年兒福聯盟開始推動收養月概念,每年都透過不同的活動,希望透過輕鬆的方式,讓民眾瞭解收養只是組成家庭的一種方式,愛才能讓家人間關係緊密,帶大家破除血緣的迷思。

◎破除大眾迷思,我們更想打造友善的收養環境!

兒福聯盟和臺北市收出養資源中心於今年進行了「不友善收養家庭用語」的調查,共回收了222份有效問卷,發現有高達6成6的收養家庭,表示曾經在日常生活中聽過令他們感到不舒服的言語。從這些結果裡不難發現,我們社會仍習慣將養育孩子視為投資,期待要得到回報;收養被簡化成善行,隱含著被收養的孩子是被救助的對象,而不是「一份親子關係的誕生」。其實收養是圓滿了父母與孩子彼此的人生,我們應該給予祝福,而不是讓父母因為擔心受到歧視和傷害,而將收養這件事情當作秘密隱藏起來。

◎兒盟與台北市收出養資源中心提倡四「收養友善語言」運動

一、以問候代替擔心:
當我們想關心親友收養的情形,不妨用問候的語氣,比如:孩子何時會來家裡?你們一定很著急吧!帶孩子累不累呢?,就和關心其他的父母一樣,沒有甚麼不同。

二、以關心代替好奇:
發問前先想一想自己的問題是出於真心關懷,還是因為好奇別人的隱私?比如不孕的原因,孩子過去的家庭背景等,收養人或許希望能保有隱私。

三、尊重孩子避免傷害:
大人們在交談時,常常忽略了被收養的孩子就在身邊,即便他們還年幼,這樣的評語還是有可能傷到孩子的心。

四、支持全家 信心加倍:
收養父母和孩子成為一家人的過程也許會歷經一些辛苦,他們付出的努力,需要被支持和鼓勵。真心的祝福,將使收養家庭在這條路上走得更有信心。

除了推廣正向的收出養語言外,兒盟也再度與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攜手合作舉辦第二屆的收出養微影展,精選七部影片,推薦給民眾觀賞。其中今年首度在台灣首播的兩部紀錄片「誰是常俊河」、「三重人生」,由身為被收養人Deann Borshay親自執導、拍攝,透過也有著切身經驗的角度,細膩刻畫出被收養人的動容故事,獲得美國電影節多項大獎肯定,影迷不容錯過!收出養微影展希望透過影像敘事及深度傳播方式,讓民眾更貼近收養者、出養者及被收養者三方的心路歷程,更了解收出養議題。

◎更多兒盟收養月活動詳情請上網站查詢

兒福聯盟官網(http://www.children.org.tw/)
臺北市收出養資源中心網站(http://www.tcadopt.org.tw/